民法典中的逃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来源:江西奉公法律咨询有限公司_江西法律咨询服务_南昌法律咨询服务_江西律师事务所_南昌律师事务所 发表于:2023-07-13 作者: 0
目录
资金是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些人会借钱,但不能偿还债务。在新颁布的民法典中,逃债是否构成犯罪?让我们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做的相应答案。
民法典中的逃债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民法典没有规定逃避债务会构成什么犯罪。恶意逃避债务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一般不构成犯罪。公司在清算前恶意逃避债务,构成妨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第八十三条营利法人的投资者不得滥用投资者的权利,损害法人或者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滥用投资者权利给法人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营利性法人投资者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投资者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投资者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司在企业清算时隐匿财产,虚假记录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或者在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如何惩罚恶意逃避债务?
怎样惩罚不一定。这取决于谁是有效判决的执行人,例如:
1.有效判决的执行人不是破产清算企业,可以执行。
2.有效判决的执行人是破产清算企业,不得。
正确的做法是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按规定参加债权人会议,行使权利,接受清偿。
原因:《企业破产法》明确规定,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一是债务人清偿个别债权人债务无效;二是暂停正在进行的程序。
根据民法典,逃避债务是滥用法人地位,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恶意逃避债务一般不构成犯罪。但是,司清算过程中恶意逃避债务的,可能构成妨害清算罪。欢迎来奉公法律咨询